新闻资讯

NEWS CENTER

牛逼的碳纤维做轮圈制品如何?


碳纤维这么牛逼,怎么就没有圈制品?
 
  碳纤维,广泛应用于航太、医药、军事等高精尖的领域,在汽车行业,碳纤维以其极高的强度/质量比、稳定的性能和美观的花纹而备受推崇,而车主的潜意识中,碳纤维只需要用两个字概括:轻、强!当然,这两个字所表达的正是性能玩家最热衷的东西,我告诉你吧,这个世界上是有碳纤维轮圈的单品,那么你会买啊?来来来,拿着一捆20mm厚的百元大钞就可以把它们带回家了。
 
  言归正传——日本BBS轮圈品牌的工程师说过,非簧载质量下,轮圈重量减低1kg,就相当于整车质量降低15kg,进而说明,轻量化轮圈能为动力性能带来更好的反应力,如果在早7-8年提到这个问题,也许没有能肯定回答你这个可能性;但现在,有些轮圈厂商能生产出更高规格的碳纤轮圈产品,但仅局限于少数的改装厂商,还有不少车厂与改装厂合作,未来实现量产的可能性大大提前,整个碳纤制品的售价也会大大减少,但是,现在我们只能回顾与观望这项技术,因为老百姓们的闲钱还不够多。   
 
回顾半碳纤/全碳纤轮圈单品:
 
  2008年,一款名为DYMAG CARBON的半碳纤轮圈出现,其采用干碳纤制作轮圆,而条幅则保留金属材质而选用最为轻量的镁铝合金。据资料显示,重量方面,20寸轮圈轻了约2Kg,也就是说,如果每个轮圈轻2Kg、4个轮圈轻了8kg,而非簧载质量降低了120kg,无论是操控性能还是动力性能的发挥都具有很好的帮助。    
 
碳纤轮圈之展望未来
 
  无可否认,碳纤维是一件好东西,但它制作成本太高了。一款碳纤维制品的成形,需要非常漫长的环氧树脂(贴合剂)预浸泡,这是为了让每一根纤维都沾满环氧树脂,然后将碳纤维材料放进高温高压的“烤炉”之后,碳纤维丝与碳纤维丝之间才能紧密贴合,进而将纤维丝的抗拉力转化成受力强度.预浸泡很重要,但也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。再加上生产碳纤维的成本是金属制品(等量)的20倍左右,这也就是阻碍了碳纤维的大规模使用的主要原因。
 
  早两年前,BMW说:两年后让碳纤轮圈实现量产,先别说BMW“食言”,在此之前,BMW车厂对碳纤维研发事业投入6亿欧元在德国(莱比锡)建立全球最大的碳纤维工厂,用以制作纯碳纤维、碳铝混合材料的轮圈,他们的决心是非常大的。
 
  而GmbH厂商(为BMW i3/i8生产碳纤维部件)优化了一项高压喷注环氧树脂的技术——将已经预压成形的碳纤维布工件,放入压力铸造成形的阴阳模具中间,再往夹具内喷射高压的环氧树脂,环氧树脂在压力下快速渗透到纤维丝里面,以代替费时而且难以实现自动化的预浸泡。BMW i3/i8身上的全碳纤维乘员舱是最新的成果(如果没记错的话),而这也足以证明了碳纤维拥有成本大幅下探的可能。假如这项技术成熟的话,将会使碳纤维开发的生产成本降低至10%又或者更低。

新闻


汽车使用大轮毂有什么缺点?

对于一款车来讲,轮毂的大小有很多影响,比如同样一款车,明显更大的轮圈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会更强劲,造型会更拉风,而且很多人还把大轮圈的一个安全效应挂在嘴上,那就是一旦爆胎,大轮圈搭配低扁平比的轮胎缺气之后的直径并不会有很大变化,不会让车辆突然严重跑偏造成危险,那么问题来了大轮圈就真的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吗?非也!  大轮毂的缺点,一是乘坐舒适度会打折扣。由于大轮圈低扁平比的轮胎胎壁通常都比较窄,这样轮胎对


轮圈见多了,但钢、侣、镁用料和性能你真的了解吗?

即使用一个词来表示汽车的轮子,根据材料,结构,设计,颜色,制造方法等等,也有各种各样的类型。不少人只以某种方式理解某些功能。让我们了解各种优点和缺点,以巩固形象,自己想要什么样的轮子。  在“材料”中看到的车轮类型  关于选择轮子的人首先关注的材料。  车轮主要由钢和铝制成,其他材料并不常见,但有些材质为镁或碳。  钢制(铁)  钢制车轮是一种富有真正车轮的材料。它也被称为铁下巴轮(特技轮)。由于


汽车的轮毂与轮圈是一回事吗?

顺着动力的传递方向,接下来就来到了车轮与轮胎。其实,车轮与轮胎是天生的好基友,将它们分开都是废物,只有组合在一起才有意义,可谓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”。轮胎的知识博大精深,在以后的文章中将系统介绍,今天先来说说车轮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汽车钢圈。  首先我要给大家纠正一个概念,即车轮与轮毂是两回事。许多文章中都把它们混为一谈,其实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部件。   严格来说,车轮是由轮毂、轮盘、轮辋组合而成的